国内碳价为何再创新高?
自启动以来,碳排放配额价格实现翻番
今年以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碳市场)的碳排放配额价格持续上涨,4月24日首次突破百元大关。尽管5月7日后价格有所回落,但仍保持高位,5月10日收盘价为99元/吨,同比上涨超过76%,较2021年7月开市时48元/吨的价格翻了一番。
碳市场形成的碳价,为气候投融资、碳资产管理等碳定价活动提供了基准参考。
碳排放权交易,即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权作为商品进行买卖。
交易前,政府为企业等重点排放单位分配一定的碳排放额度。单位若实际排放量低于配额,可将剩余配额出售;若实际排放量超额,则需从市场购买配额。
在“双碳”目标下,碳排放权交易成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启动交易,目前仅涵盖发电行业,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
市场分析认为,供需关系变化是碳价上涨的主因。第二个履约周期配额收紧,企业惜售配额,导致供给减少。市场预期未来配额发放收紧,需求增加,推高了价格。
今年2月公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需求。该条例加大了对重点排放单位未按时清缴配额的处罚力度,罚款金额最高可达未清缴配额相应时段市场平均成交价格的10倍。此举促使企业购买配额以完成清缴义务。
尽管碳价创下新纪录,但王培红认为,与国外主要碳市场相比,国内配额价格波动仍处于合理范围内。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个专门法规,数据监管力度更大。
在《条例》出台之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主要依靠部门规章。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2020年12月,生态环境部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朱庆缘指出,“《条例》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碳市场迈入了法治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作为行政法规,《条例》法律效力高于部门规章,为碳市场提供了更坚实的法律基础,碳排放权交易不再仅仅是环保政策的一部分,而是上升为国家经济和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庆缘认为,《条例》对碳排放权的分配、交易、核查、清缴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并设立了更严格的监管框架,“无论管理者、履约企业还是服务机构,所有与碳排放权交易有关的主体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王培红表示,“《条例》除了明确主体外,还对各种违法情况的惩罚措施做出了更具体规定。”针对不同的违法行为,《条例》规定了多样的法律制裁手段,包括警告、核减碳排放配额、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取消检验检测资质、禁止从事相关业务、责令停产整治等。
周亚鹏指出,“《条例》不仅处罚更严,对数据的要求也更高。数据造假后果严重,会影响企业生产,并会被纳入国家信用信息系统。”
《条例》明确并细化了重点排放单位的义务,包括控制碳排放、如实报告碳排放数据、清缴配额、保存原始记录和管理台账、制作和送检样品等,并禁止重点排放单位操纵和扰乱市场秩序。
生态环境部在第一个履约周期内发现一些技术机构篡改伪造检测报告、制作虚假煤样、报告结论失真失实等问题。《条例》将有效防范和惩处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作为重要内容。对于编制年度排放报告和进行技术审核的技术机构,若存在弄虚作假行为,《条例》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倍至10倍罚款;情节严重的禁止从事相关业务。相关责任人员则会受到2万元至20万元罚款,并禁止5年内从事相关业务。
全国碳市场在开市两年多以来,运行平稳。截至去年底,市场累计成交量达到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
第二个履约周期较第一个周期,成交量增长19%,成交额增长89%。参与交易企业占总数的82%,比第一个周期增加了近50%。
中国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重点行业。其中,发电行业碳排放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目前已纳入全国碳市场。
生态环境部负责人表示,除了电力行业外,其他重点行业虽未纳入配额管控,但其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已开展。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的重点企业需报告碳排放核算报告。
生态环境部正在积极推动碳市场扩围,3月15日和4月3日先后发布了铝冶炼行业和水泥熟料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指南征求意见稿。
这两份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排放核算标准和报告要求,是企业纳入碳市场交易的前提。征求意见稿还提及,同一家企业自产的非化石能源电力直接输送至重点排放设施使用的,以及通过电网配送至重点排放设施使用的非化石能源电力,其间接排放按0计算。
使用绿电的企业在计算碳排放时可以排除部分电力消费的碳足迹。企业使用绿电的成本效益分析也将更加直观,减少碳排放可直接转换为碳市场的成本节约。
全国碳市场将逐步推行免费分配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碳配额分配方式,建立市场稳定机制,平衡市场供需,防止碳价格失控等市场风险,丰富交易主体和产品等。未来,市场机制在碳减排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愈加显著。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