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人文经济学视阈下英歌舞创新发展探究

发布时间:2024-05-20 16:20:07 

春节档,堪称“又老又潮”的英歌舞在伦敦街头以精湛的表演吸引了不少海外民众驻足观赏。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英歌舞更是火遍神州大地。

享有“中华战舞”美誉的英歌舞,将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融为一体,动作刚健豪迈、朴实有力,气势磅礴、振奋人心,将“舞武融合”推向极致,带火了这项传承300余年的国家级非遗艺术。

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文化十分发达的地方,经济也照样走在前沿。可以研究一下其中的人文经济学。”人文经济的蓬勃发展,生动诠释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真谛。

潮汕地区能否抓住英歌舞“出海又出圈”的契机,开发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文旅经济、催生网红经济、推动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令人期待。

以文兴旅,助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2024年2月14日,潮汕地区最大规模的英歌舞集中展演和巡游——“中华英歌·舞动汕头”拉开序幕,15支英歌队、近千名“舞者”倾情奉献精彩纷呈的表演,现场气氛热烈,激情澎湃!这场巡游通过各类媒体平台直播,吸引了3720万网友围观,全网话题阅读量超过5亿。英歌舞再次成为网络热点,网友纷纷留言表示:“这辈子一定要到潮汕看英歌。”春节期间,英歌舞更被网友评为“中国年味天花板”,百度搜索量环比激增510%,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潮汕。

春节假期,汕头共接待游客50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3.7亿元,同比增长133.03%。揭阳市春节假期的总游客量约366.6万人次,同比增长51.79%。民俗,是最“潮”的风,上榜全国十大民俗活动首位、“又老又潮”的英歌舞,正以中华民俗现代化的姿态,从历史长河中走出,融入流量经济池,成为全球潮人的乡愁寄托,开启人文经济的大门。

英歌舞只是潮汕地区众多非遗项目之一,仅靠英歌舞来促进文旅发展难免单薄。如何以文兴旅,带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以英歌舞的“火爆”和“潮流”为契机,结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营造生动的文化氛围,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期待值。

潮阳从演艺经济入手——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翁木顺,组织潮阳英歌队依次注册公司,进行合法运营,解决经费和发展的难题。2023年3月,海门和睦英歌队签下了首份常态化一年期商演合同,每月3.2万元,在潮阳莲花峰风景区每周末演出。据潮阳文旅局介绍,该景区2023年的旅游收入超过4000万元,接待人次和收入同比增长50%。

普宁则探索如何以英歌舞的“火爆”和“潮流”带动产业发展——“看英歌来普宁,让英歌讲述潮汕故事。”普宁人卢伟锐策划的潮汕民俗实景演出项目《英歌情》已获立项,预计今年公演,项目总投资1.2亿元。

英歌 IP 带动了文旅消费,预计每年可创造 2 亿元收入,并提供 1000 个就业岗位。英歌也吸引了众多“潮流人士”加入众创团队,致力于开发“爆款产品”。

普宁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陈丹萍致力于将英歌与青梅、纺织、中药、花木、民俗和美食等地方文化元素相结合,推出新产品,例如印有英歌图案的红包和纸扇,促进文旅产业和县镇村的协同发展。

英歌舞取材于《水浒传》梁山 108 将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可借鉴故宫文创产品,以梁山好汉正义、平安的象征为基础,打造互联网时代的超级文化 IP。

2023 年春节前,随着疫情管控放开,英歌舞开始流行,并在网络上走红。抖音平台上有近 10 万创作者发布了超过 18 万个英歌舞视频,播放量超过 30 亿次,获赞超过 3000 万。小红书、百度等网络平台也在迅速传播英歌舞,流量从万级飙升至亿级。

音乐、美术、舞蹈、武术等多媒体元素的融合创新,全方位展示了英歌舞的魅力。2024 年第一季度,抖音以“潮汕中国年”为主题,推广民俗和美食,英歌舞被纳入特色旅游线路,80 余条潮汕文化体验线路的交易额环比增长 470%。英歌舞也走进美食直播间,本地商户单场直播销售额超过 50 万元。

显然,短视频和直播打赏为非遗产品带来了新的销售渠道。这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是灵魂》一文中提出的文化是“经济发展助推器”的生动诠释。

抖音生活服务负责人表示,“年轻人是非遗产品的主要消费者。”95 后青年张振洪于 2019 年 9 月在普宁创办了“英歌魂”茶饮品牌,将英歌 IP 转化为经济价值,“英歌非遗和潮汕美食是绝配,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呈现。”

国潮兴起,年轻人玩出了新花样。张振洪成功将“英歌魂”带出潮汕,打造了潮流品牌。目前,全国已有 200 多家“英歌魂”门店,每年卖出超过 1000 万杯奶茶,年销售额近 2 亿元。

张振洪思考的是如何将以英歌舞为代表的非遗文化融入商业领域,成为日常消费品,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接触,从而促进大众了解和继承发扬文化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文化经济”的本质在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强调“人”的重要性。“人文经济学”是对“文化经济”的创新蝶变,体现为文化经济化与经济文化化的结合。

潮汕地区既有汉家宗族的聚集,也有海上谋生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潮汕文化,既保守又开放。潮汕三市地理上相邻,文化上同源同宗,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包括非遗工夫茶、潮州菜、宗祠建筑、潮剧、潮绣、潮雕、潮瓷以及英歌舞等民俗活动。

以英歌舞为代表的潮汕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民間集中體現,完整保存了中國人的文化體系,是具有生命力的活態文化的典型代表。英歌舞風靡全球,潮劇首次登上春晚舞台。央视等官方媒體全面報導了潮汕地區的文化活動,自媒體廣泛傳播潮汕旅遊視頻,大幅提升了潮汕地區的知名度。

面對巨大的客流量,作為文化名片的潮汕三市,應以開闊的視野和格局,抓住粵東城際鐵路建設的契機,通過產業鏈對接推進合作項目的落地。聯動汕潮揭都會圈,通過區域協調立法,解決跨區域行政協調、利益分配等難題。求同存異,在文旅發展上尋求合作,共同攜手壯大潮汕文旅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