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卓越闪耀,人民日报载誉扬光

发布时间:2024-05-20 16:22:13 

2022-2023学年,全国共有6万名本科生和4.5万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5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100名本科生和100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代表,广东共有4名本科生和3名研究生上榜。

上榜的4名本科生分别是:中山大学王梓杰、华南理工大学陈浩铭、暨南大学刘芸丽、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黄月胜。他们心怀人民,志在国家,在各自专业领域展现青年一代的风采。

以规划和创新为习惯,在智能交通领域拓宽赛道

陈浩铭是华工土木与交通学院交通工程(智能交通)专业2020级本科生。他曾获国家奖学金、学校“十大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作为负责人获得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广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等。

陈浩铭一直对发明创新很感兴趣,曾是《发明与创新》封面人物。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选择了具有学科广度、实操机会很多的交通工程专业,并辅修信息工程微专业,“选择了相对宽口径的专业就要在厚基础强能力上付出相应的努力”。

他并不满足于课程本身,在课余时间投入大量精力深挖感兴趣的领域。“课上教入门,课后求精深”,自由度较高的学习方式十分考验勤奋度和自驱力,而他将“规划”做到极致,日常自律的细节和习惯是他的“制胜法宝”。在晚上开始作业或项目前,他会听一会CGTN的英文报道放松;晚上休息前,他会在大脑里复盘工作、检查DDL(最后期限)……

大学期间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软件著作权授权3项。创新的灵感如何源源不断?他的方法是积极阅读最新文献,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将生活和学业中的灵感累积,量变引起质变。在作业中对自己高要求,创造性地融入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同老师、同学交换想法。从日常作业到项目设计,陈浩铭把“创新”当成习惯。

陈浩铭享受挑战自我的乐趣。在参加过的众多竞赛中,他“偏爱”数学建模竞赛和交通科技相关项目的比赛。在他看来,数学建模竞赛要求短时间内完成一道可能不是自己熟悉领域的数学问题,非常考验快速进行文献处理、检索、分析的能力;而交通课题相关的竞赛要求团队基于一个创新点独立完成一个完整度很高的项目,考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两项比赛让他得到锻炼,还收获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陈浩铭大学期间还有过多次交换经历。为了更好地为交换学习做准备,他系统学习了相关语言,包括在线修读德语课程等。扎实的科研经历和良好的外语水平,给予了他放眼全球、接受境内外著名高校检验学术能力的信心。在申请和做项目的过程中,他和国外的老师接触,开阔文化视野,了解他所关注的课题在国际上的研究进展,还尝试寻找国内外的技能点是否相匹配,如是否从城市的角度去设计路网、城市交通信号的具体配时等。

陈浩铭目前已直博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交通与无人机应用研究中心。

他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从事科学研究,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建设,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贡献力量。

跨学科融合探索,助力“新农人”的兴农理想

王梓杰,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专业 2020 级本科生,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一等奖、全国智慧农业创意大赛二等奖等殊荣,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 2 篇 SCI 期刊论文和 2 篇 EI 会议论文。

大一伊始,王梓杰就加入了史俊鹏副教授的课题组,开始了作物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科研训练之旅。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辅修课程也为他的项目课题进展起到了助推作用。他始终致力于学科交叉探索,并在多个项目课题中融入了辅修专业甚至更多学科的知识。“跨学科学习让我能够在多学科理论知识中吸取精华,找到不同学科在科研实践中的交叉点,加深我对科学问题和实验方法原理的理解。”

了解到机器学习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后,他深受启发,希望尝试用这种方法进行转录组数据的创新性探索,开展组织特异基因挖掘工作。为此,他利用暑假自学,并前往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蹭课”,掌握了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和算法,最终成功将这种方法应用到了农学院的大创项目中。在该课题的基础上,以他为第一作者的一篇 SCI 论文顺利发表。

在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和数学建模在现代作物育种和智慧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后,他还组建了学院第一支数学建模队伍,通过自学和交流讨论共同进步,斩获了省级以上团队比赛奖项四项。这些经历让他切身感受到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之间交流融合的魅力,积累了多角度解决科学问题的宝贵经验。

大学期间,王梓杰的平均绩点达到 4.23,专业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常年保持年级第一。在课后和复习阶段,他对重难点知识运用思维导图、表格等方式进行逻辑梳理,这是他的学习“秘诀”——“这有助于我更牢固地掌握专业课程的知识”。班级的良性竞争氛围也持续激励着他成长进步。

除了自我提升,王梓杰还充分发挥团支书的引领作用,组织党团员汇编了近 500 页的《禾易长亩》新农科专业课笔记集,印发给学院所有低年级学生。“这不仅是知识的传承,也是爱农助农情怀的延续。”

2023 年 4 月,王梓杰受邀参与综艺《种地吧》的拍摄,在节目中推广中山大学农学院在育种、农业资源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并通过山间挖笋支持助农直播,展示了新农科专业青年的力量。“学院日常安排了田间实习、实验,而这次综艺让我真正接触到完整的农业生态体系,也将相关知识运用到了田间地头。”这次经历坚定了他“用双脚丈量祖国希望的田野、用双手守护粮食安全”的志向。

目前,王梓杰已保研至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未来,他将秉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目标,在生命科学领域继续深耕。

追逐新闻理想与挚爱

刘芸丽自幼怀揣记者梦,现就读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2021级。她曾荣获国家奖学金、省级三好学生等荣誉,并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中摘得金奖等诸多校级以上奖项。

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她的日程表里满满的安排,大学时光被课程、实习和比赛占据。刘芸丽参与了《薪传时光:数字公益传播赋能社会治理创新》项目,担任团队副负责人,负责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和答辩。她坦言,参赛过程是她命运的转折点,从竞赛新手蜕变为国金获得者。

由于时间紧张,她和团队成员经常像特种兵一样准备项目,PPT修改了170版,路演答辩进行了50多次,甚至凌晨还在宿舍外工作。面对专家评委的质疑,他们也曾崩溃。她不仅学习了商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与师长和伙伴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刘芸丽的课业成绩同样优异。作为学习委员,她学年平均成绩点达到4.43,核心课程成绩90分以上。教室第一排是她的常驻地,她在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互动,既保持专注力,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日常中,她保持阅读新闻类文献期刊的习惯,增加知识储备。在准备论文材料时,她不仅上网查询,还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亲身体验和采访获得一手资料。

作为新闻学子,刘芸丽始终对新闻事业怀抱满腔热情。高中时,当被问及未来的职业理想,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有一个记者梦!”高考后,她如愿考入暨大新闻学专业,开启了准记者的探索之旅。

大学期间,她积极参与多个新闻类社团,并在主流媒体实习,发表过多篇作品。实习期间,她“如梦似幻”地采访了杨利伟院士,至今难掩激动:“小时候的英雄从课本里走出来了!”在完成作品《流转、迁徙与悬浮:城中村纺织业的命运》时,她和组员深入广州康乐村、鹭江村,采访了20多位纺织厂员工,了解城中村纺织工人的生活现状,最终荣获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二等奖。

这段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实地调研的重要性:“只有深入基层,扎根大地,倾听民众心声,我们创作的作品才会更有温度,传播才会更有力。”新闻道路让刘芸丽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触碰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未来,她希望继续以记者的身份,聆听并记录下社会中不同个体的内心世界和看待世界的视角,继续追逐新闻理想与挚爱。

在医工交叉领域深耕,让健康更智能

黄月胜,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 2021 级本科生。曾获 2023 年“华数杯”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 30 余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担任神经网络领域顶级学术会议 IJCNN 审稿人、IEEE Student Member,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 4 项,发表学术论文 4 篇。

在大一时,黄月胜加入实验室,在医工交叉领域展开科学研究,开发出多个数字医疗器械。他凭借开发出的“基于 AIoT 的多模态健康智能坐垫和摆件”斩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广东省一等奖。他还参与研发了基于双光谱的无创血糖检测仪等多个数字医疗器械。他的职业理想是“让健康更智能”。

目前,黄月胜发表的 4 篇学术论文中,有 2 篇为 EI,均为第一作者。三年来,他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解决实际社会难题,在十余个领域撰写了论文解决方案。他还在数学建模、计算机设计、创新创业、英语等各类比赛上取得佳绩。

科研道路漫长而艰难,黄月胜通过阅读文献和不断实验,汲取前人经验、丰富科研素养,保持对学术的热爱和敬畏之心,在专业领域持续钻研探索。

虽然科研和竞赛占据了他的生活,但黄月胜的学分绩点排名始终保持专业第一。他自谦道:“我并非聪颖的人,卷面考试没有很突出,但我会在平时作业,比如课程设计上多花心思。”

在课程设计中,他有意识地锻炼创新能力,追求“与众不同”。他一直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与专注,紧扣学科的核心内容并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避免盲目追求知识的广度而忽视了深度,力求能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且提高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黄月胜付诸实践,将研发成果带到基层中去。2023 年,他参与了广东湛江下洋镇的“智慧渔管家”项目,深入下洋镇开展细致、全面的养殖产业调研,搜集一手数据。团队洞察到部分养殖户对智能化设备存在切实需求,并帮助养殖户每季度增收 12.5%。这次经历让黄月胜深切体会到走进基层的重要性。先进的科技成果要真正应用到基层中去,让技术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基于观察到久坐导致的身体疾病和体态不正等问题,黄月胜和团队成员研发了一款具有生理指标监测功能、坐姿识别功能的智能坐垫。在学校的支持下,项目团队制作并为校内考研考公的学生免费提供了 30 套成品的智能坐垫。后续,他们根据同学们的使用反馈对产品进行升级,提出了摆件端和鼠标端,全方位守护学生们的健康。

未来,黄月胜计划攻读研究生,从事医工交叉领域研究,开发数字医疗器械或医学人工智能算法,让健康更加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