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能源超级充电宝”狂飙:一季度装机激增210%

发布时间:2024-05-20 16:18:42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型储能步入迅猛发展期。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在运的新型储能项目规模已达3530万千瓦/7768万千瓦时,较去年同季增长超210%。

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设施,新型储能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发展新型储能”。目前进展如何?产业难题如何破解?

集中式大型化趋势明显

在新疆哈密市伊州区的“百里风区”——十三间房,一座座白色风电塔筒拔地而起,直插戈壁深处。日前,新疆单体规模最大的风储一体化项目首台风机并网发电,预计每年可提供约30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

中国船舶集团哈密中船泰迅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进东表示,作为当地储能配置最大的风电场,十三间房百万千瓦风储一体化项目可以吸收多余电力,然后送入电网,缓解错峰用电压力,促进绿电保供和碳减排。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飞轮、压缩空气储能等。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不断提升,对新型储能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根据测算,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需控制在60亿吨标煤以内,届时新能源装机有望超过17亿千瓦,成为装机规模最大的电源种类。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二级巡视员赵莉表示,新型储能发展备受重视,通过技术创新示范、强化调度运用等措施,推动多元化发展和多场景应用。

从装机规模看,新型储能电站正呈现集中式、大型化趋势:10万千瓦以上项目装机占比54.8%,1万千瓦至10万千瓦项目占比38.5%,不足1万千瓦项目仅占6.7%。从储能时长看,全国新型储能项目平均储能时长2.2小时,时长不足2小时的项目占比12.9%,2小时至4小时项目占比74.6%,4小时以上项目占比12.5%。

受风光资源丰富的影响,西北地区已成为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最快的区域,新疆、内蒙古等地装机规模领先。数据显示,西北地区在运新型储能装机已达1030万千瓦,占全国29.2%,华北和华中地区分别占比25.3%和17.5%。

技术试点全面铺开

300兆瓦等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并网、国产液流电池隔膜扩产、单体兆瓦级飞轮储能装置投入使用……一系列技术取得突破,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已进入世界前列。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指出,新型储能包含电化学、压缩空气、飞轮、重力储能等技术路线。由于各技术路线的储能功率、时长和响应速度等特性不同,应用场景也不相同。应结合电力系统实际需求,鼓励新型储能技术的多元化发展。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吕盼在日前举行的能源战略与民营经济论坛上分析,适应能源转型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共同推动着新型储能多元发展。预计到2030年,新疆电力缺口将超过800万千瓦,需要利用新型储能响应速度快、调节精度高、布局灵活、建设周期短等优势,有力支撑电网运行。

试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了56个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涵盖了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混合储能、重力储能、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二氧化碳储能、铅炭电池、液态空气储能等主要技术路线。

此次试点围绕多元化技术路线展开。锂离子电池储能项目数量占全部项目的30%,其他各类技术路线和混合储能项目数量占比为70%。边广琦表示,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对促进新型储能技术产业进步至关重要,要发挥示范项目的带动效应,推动各类技术进步。

在项目管理上,应持续跟踪项目建设进度,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示范项目安全有序实施。还要加大对示范项目的专项政策研究与支持,协调解决项目面临的问题,及时总结示范项目取得的先进经验,确保试点示范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在资金保障上,要加大投入,确保示范项目按期投产,严格按申报方案实施,遵守相关制度,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加强系统运行维护,及时编写示范项目验收报告,并定期通过全国新型储能大数据平台报送项目建设运行情况。

利用效率持续提升

随着政策和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基础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但由于产业仍处于初期阶段,各技术路线的成熟度不一,商业模式与电价机制有待完善,部分储能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仍需关注。

此前已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等文件,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为进一步优化调度运行机制,今年4月印发了《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为新型储能高效调度运用提供了细化指南。

明确调配管理范围是新型储能合理调用、提升利用率的前提。

《通知》对于接入电网并签订调度协议的新型储能进行了规范,明确各单位在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方面的职责,更好地发挥管理合力。在具体实施上,围绕管理和技术两大着力点,提出了对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新型储能项目单位的相关要求。

从管理措施看,在规范并网接入的要进一步优化调度方式,加强运行管理。从技术要求看,一方面要规范接入技术要求,新型储能接入系统应符合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求,完成相应性能试验和涉网试验;另一方面明确调用技术要求,鼓励存量电站改造。还要推动调控技术创新,加强新技术研发应用。

下一步将持续完善新型储能政策体系,鼓励科技创新,持续推动新型储能技术产业进步,引导各类储能科学配置和调度运用,促进新型储能调节作用发挥,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记者:王轶辰 纪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