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不淡显成效 产能优化展实力
生猪价格稳步上升,背后的实质是市场从低迷状态逐步恢复到供需基本平衡,形成良性循环。主要原因是此前去产能措施成效显著,有效减少了能繁母猪数量。
生猪稳产保供需要牢固的基础产能作支撑。推进产能调控时,必须因地制宜,尊重市场规律和经营主体的意愿。
5 月份以来,多家生猪上市企业陆续发布 4 月份销售简报。数据显示,头部猪企逐渐实现单月盈亏平衡,行业正在重返养殖盈亏平衡线。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4 月份第 3 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 15.34 元/公斤,同比上涨 6.8%。国家统计局负责人近期表示,部分农产品价格已触及调整拐点,如生猪价格。这些迹象表明,生猪价格正在触底回升。
价格背后反映的是供求关系,而生猪供求的关键在于产能。在市场信号和产能调控的作用下,生猪产能回调至较高水平。一季度全国猪肉产量为 1583 万吨,同比下降 0.4%。从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截至 3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 7.3%,连续 9 个月回调,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 102.4%,处于产能调控的绿色合理区域。
自 3 月份以来,生猪市场供需关系加速改善,价格企稳回升,养殖亏损有所减轻。经历了猪周期漫长的底部后,行业终于迎来了曙光。
生猪价格企稳回升的实质是由过去的行情低迷逐渐进入供需基本均衡,形成良性循环。尽管当前处于传统淡季,消费端也没有明显利好,但此前去产能导致现阶段生猪供应减少。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中大猪存栏量和新生仔猪数量均呈下降趋势,业内普遍预计,二季度生猪市场供需关系将进一步改善,生猪养殖业可能扭亏为盈。值得一提的是,全国规模场 3 月末中大猪存栏量同比下降 3%,中大猪存栏量对应 2 个月内的生猪出栏量,这预示着二季度的生猪上市量将有所减少。
生猪价格既受农产品市场整体影响,又具有自身的周期性。这对产能调控提出了较高要求。2021 年 9 月份《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发布后,各地建立了一大批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确保了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和规模猪场数量双重目标,猪肉产量恢复并保持在较高水平。但随着生产效率提高,原方案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今年 3 月份,新版方案发布,将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 4100 万头调整为 3900 万头,将正常波动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 95% 调整至 92%,同时完善了生产引导和产能调控等措施。
猪周期的历史和现实均表明,生猪稳产保供需要以稳固的基础产能作为支撑。为此,在稳定生猪生产外部政策、消除行业后顾之忧的需要建立响应及时的生猪生产调控机制,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这意味着,要根据“长期调母猪、短期调肥猪”的策略,不断完善调控机制,有效防止生猪产能大幅波动。根据猪肉消费和生猪生产效率的变化,动态调整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
推进产能调控时,必须因地制宜,尊重市场规律和经营主体的意愿。各地要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分级压实责任。
各省份应结合自身情况,修订省级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合理分配指标任务,保证全省产能目标的可适当放宽下级行政区域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合理波动范围。
县级以下行政区域应重点稳定规模猪场数量,不宜将能繁母猪保有量目标分解至乡镇、村和规模猪场。
合理引导预期是产能调控的重要部分。生猪市场由众多养殖户组成,引导养殖户正确理解生产和市场形势,科学安排生产经营节奏十分关键。当猪价低迷、养殖严重亏损时,应引导降低生猪出栏体重,避免压栏增重,鼓励屠宰企业多收购标准体重生猪。当生猪价格快速上涨时,应引导养殖户顺势出栏,避免因压栏和二次育肥造成短期供应减少,防止后期集中出栏导致价格大幅波动。
生猪产能调控是我国农产品产能调控的开创性举措,对于应对猪周期的波动,未来将继续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