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全球货物贸易领头羊:中国如何傲视群雄

发布时间:2024-05-20 16:20:00 

我国外贸稳健发展,进出口总额持续攀升。面对世界贸易增长放缓的趋势,我国外贸取得亮眼成绩实属不易。

我国持续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未来将继续保持领跑地位。外贸稳步提升的底气源自创新驱动的生产力发展,为外贸注入了新活力。

紧抓新兴趋势,创新产品是外贸发展的关键。以甘蔗渣制成的可降解餐具为例,其受到国外市场的热捧,体现了环保产品的巨大需求。

第135届广交会汇聚了众多新产品、技术、材料和创意,吸引了创纪录的境外采购商前来参观。广交会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展示了中国制造的硬实力。

中国企业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加大研发投入,注重原创设计和技术创新,以优质的产品开拓自主品牌,抢占市场先机。

广交会展出的新产品超过百万件,其中不乏智能化、绿色低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创新型企业在本届广交会上占比显著提升。

近年来,中国出口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高附加值和绿色低碳转型产品出口增长强劲。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和锂电池等“新三样”出口额突破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企业着重提升研发能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正在构筑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优势,为我国外贸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李兴乾认为,结合一季度的出口表现,三个领域的创新活力充沛,有持续增长的潜力:

成套设备出口基础雄厚

中国汽车和装备制造业汇集了整个产业链的创新成果。如果把其中的某些零配件和功能系统单独拿出来,它们都极具创意和科技感。

“比如车载语音系统,现在正向人工智能领域高速迈进;工厂和仓储物流中常用的叉车也逐步实现电动化和无人化。”李兴乾说。

智能产品出口需求增加

中国出口产品正向“专精特新”发展,深耕细分领域。以智能机器人为例,扫地机器人、泳池清洁机器人、自动割草机器人和高空幕墙清洁机器人等深受海外消费者喜爱。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2017年至2022年,中国机器人安装量年均增速达13%。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速达86.4%。

低碳节能环保产品深受欢迎

节能的空气源热泵设备,与传统的电加热或燃煤锅炉相比,节能达75%,在欧洲市场热销。无水印染的新型纺织面料,使印染环节更加节水节能,且没有污水排放,深受消费者认可。

拓展新领域,外贸新动能加速蓄势聚力

近日,在江苏南京禄口机场国际货运中心出口货物装卸区,一批批来自各大头部电商平台的货物正在通关。

“与去年一季度相比,纽约和达卡直飞航线的开通使得跨境电商平台和种类更加丰富,海关便捷的通关保障也有效帮助我们控制了成本。”港中旅华贸国际物流南京分公司跨境电商业务负责人朱礼强说。

目前,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已开通国际全货机货运航线6条,其中3条洲际航线主要承载跨境电商货物,包括小家电、日用品、服装、玩具和装饰品等。今年一季度,南京禄口机场海关监管跨境电商出口货物6837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22倍。

自2014年以来,跨境电商已连续1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一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9.6%,其中,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增长11.8%。

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迅速。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跨境电商凭借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和交易链条短等优势,助力各国消费者和生产者“买全球、卖全球”,已成为全球贸易的一股新势力。

全球跨境电商不仅助力我国产品通达全球,也成为境外消费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渠道。一季度,经初步测算,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5776亿元。其中,出口额4480亿元,进口额1296亿元。

过去几年,海关针对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始终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提升监管及服务效率,保障进出口商品质量与通关便捷,积极推进与跨境电商平台的协同治理,有力推动了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

海关有关负责人吕大良表示:“下一步,海关将携手相关部门,重点解决跨境电商监管难题,持续推进制度、管理和服务创新,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让国内外消费者和生产者享受到更多优质产品。”

外贸领域呈现出新变化,不仅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贸易方式和贸易伙伴关系也在发生转变。

在贸易方式上,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持续增长,2023 年达到 64.6%,表明我国外贸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加工贸易正向高附加值环节拓展,高新技术产品在加工贸易总出口中占比提高至 53%。

贸易伙伴分布日益多元。2023 年,新兴市场出口占比升至 55.3%。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更密切,一季度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46.7%。

出口商品方面,既有电子信息、仪器仪表、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品,也有家电、服装等消费品。进口商品方面,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中国大市场机遇,能矿产品、集成电路和汽车零部件等工业品进口持续增长。

抓住机遇,实现外贸“质升量稳”。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总结了今年外贸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近期,世贸组织下调 2024 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至 2.6%,低于去年 10 月预测值 0.7 个百分点。外需增长预期减缓的地缘冲突风险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机遇方面,简而言之有三点:“三好”。国内经济回暖向好,基础不断夯实。一季度国民经济增长 5.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1%,为稳固外贸基本盘奠定了基础。

企业预期向好,信心增强。3 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 回升至扩张区间 (50.8%)。广交会对参展企业调查显示,订单增长或持平的企业占比高达 81.5%,比上届提高 16.8 个百分点,企业对订单情况相对乐观,拓展国际市场的积极性也随之增强。

重点行业企稳向好,动力增强。

历经两年低谷期后,电子信息产业迎来复苏。一季度,中国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4.2%,进口增长14.3%,电脑及零部件出口增长8.6%,显示出相关产业强大的配套和整合能力。

据吕大良介绍,今年一季度,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保持良好态势,实现两位数增长,对经济发展贡献日益增大。

从经营主体数量来看,每10家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企业中,约9家为民营企业。

从增速来看,民营企业出口、进口增速分别高于整体水平4.8个、7.8个百分点,进出口规模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4.3%,民营企业稳固了外贸主体地位。

民营企业的创新实力不断增强。

民营企业是引领创新创造的主力军,已成为中国高技术产品最大的进出口主体。一季度,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16.2%,高于同类产品整体增速12.2个百分点,为外贸领域的质增能提供有力支撑。

民营企业的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化。

民营企业在市场开拓中勇于探索,业务已遍布全球各地。

一季度,民营企业在传统和新兴市场均表现不俗,对欧盟、美国、日本的进出口分别增长1.8%、9%、6.7%,对东盟、拉美、非洲的进出口增长分别为10.9%、20.2%、12.8%。

吕大良表示:“总体而言,民营企业在外贸领域势头正盛,前景乐观。”下一步,海关将全面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围绕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解决难题,激发外贸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郭婷婷强调:“我们有信心和能力完成今年外贸‘质升量稳’的工作目标,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长期发展做出贡献。”商务部正与地方和相关部门合作,研究并陆续推出针对性、实用的稳外贸支持措施,帮助外贸企业增强动力,开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