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IVD行业降维打击”:坏账、裁员、降薪拖回原点

发布时间:2024-05-20 16:19:53 

随着资本市场的热潮褪去,IVD行业正面临转型和迷茫的阵痛期。

过去,IVD行业因新冠疫情而迎来爆发式增长。2022年4月,我国完成约115亿人次的核酸检测。受益于此,九安医疗等企业业绩大幅飙升。2022年,超20家IVD企业登陆资本市场。2023年IVD行业在A股IPO颗粒无收,一些企业如朴石医学和佰奥达生物相继破产。

随着核酸检测需求的锐减,IVD企业普遍业绩下滑。根据统计,A股45家代表性IVD企业中,2023年37家营收下滑,36家净利下滑。明德生物、硕世生物等企业的营收下降超过90%。

明德生物的业绩下滑尤为明显。2023年,其营业收入同比减少92.88%,净利润同比减少98.22%,回到了2019年的水平。明德生物还面临着坏账、回款困难等问题,对高风险客户计提了坏账准备。

对于IVD企业来说,产能扩张带来的固定资产增加也拉高了折旧费用。受终端客户回款困难影响,企业信用风险也随之增加。

目前,IVD企业面临着产品结构调整的难题。九安医疗选择理财来应对多余的资金。明德生物表示尚未进行较大调整,但内部也在寻找新的增长点。其202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持有高达36亿元的大额存单。

达安基因的业绩也受到疫情后遗症的影响。该公司表示,新冠业务下滑导致业绩大幅下降,并致使其产能过剩和毛利率大幅下降。

达安基因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1.81亿元,同比下降90.20%;利润总额为1.14亿元,同比下降98.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下降98.07%。

回款压力对达安基因造成较大影响。仅2023年上半年,达安基因便因买卖合同纠纷与4家医学检验室对簿公堂。“若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可能形成坏账,进一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

2023年,达安基因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为20.63亿,占总资产的27.55%,同比下降49.50%。公司计提了6.51亿元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为应对业绩和营收双降的局面,达安基因裁员千余人,高管年薪也大幅缩水。

新挑战:集采和反腐

IVD行业的高增长期已过,回归常态。“现在行业很迷茫,不确定性很大,受到集采和反腐的双重影响。”一位IVD行业资深人士表示。

2021年,我国IVD行业首次进行重大集采,被视为行业“小地震”。安徽省开展的化学发光试剂集采工作,取得了平均降价47.02%的成果。

2023年11月17日,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发布了25省(区、兵团)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25个省组成采购联盟,对五类体外诊断试剂进行集中带量采购,采购周期为2年。

资料显示,中国IVD市场起步较晚,但成长速度较快。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45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864亿元。集采的开启对行业合规要求进一步加强。

“检验科产品依赖院内市场,所以主任的话语权很高。一些产品的技术门槛不高,主要靠渠道。出厂价几十块钱,进院可能就上百了,到患者手里再涨一轮,很多钱都用在推广上了。”上述IVD从业人员表示。

体外诊断产品的“带金销售”屡禁不止。随着集采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推进,以及医疗反腐的深入,企业的灰色利益空间将越来越小。

部分IVD企业走出阴霾

一些IVD企业逐渐走出困境。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九强等企业实现稳步增长。英诺特、圣湘、万孚等企业因呼吸道产品销售火爆,成为低迷IVD行业中的亮点。英诺特推出了甲型/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抗原检测试剂盒等产品。

2019年,我国呼吸道检测渗透率仅为1.81%,而全球水平达到14.77%。

未来,我国的呼吸道检测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渗透率提升空间。此类检测仅针对个体情况,例如医生根据患者感染与否以及感染病毒类型开具处方或制定治疗方案时才会进行检测。相比之下,呼吸道检测的收入规模自然无法与核酸检测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