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银发蓝海 产业新园启航
“京津冀银发经济产业园”来了
据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6亿,占总人口的21.1%。202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支持银发经济发展,并于今日在河北保定成立了“京津冀银发经济产业园”。
“夕阳事业”成“朝阳产业”
随着中度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已达7万亿元左右,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30万亿元。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高成运表示,银发经济产业园将推动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和品牌化,促进老龄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成为城市发展乃至区域经济的创新引擎。
京津冀银发经济潜力巨大
京津冀地区老年人口总计2458.8万,可支配收入约1.1万亿元。保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贵宝指出,随着独生子女父母群体进入老年,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和消费观念发生转变,对医疗、康复、长期照护、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和休闲娱乐的需求激增。京津冀地区独生子女父母基数较大,银发经济孕育着巨大潜力。
从生活照料到康养文娱一站式养老
京津冀银发经济产业园将提供全方位老年照护服务,涵盖保健、医疗、康养、休闲、娱乐等,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医疗方面:保定拥有万余家医疗机构,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发展康复康养、医疗器械和现代中药产业。
养老方面:保定拥有155家养老机构,其中118家为星级养老机构,84家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1.5万名养老服务人才提供专业照护服务。
休闲健康方面:保定利用太行山资源,推出适宜老年人休闲度假和健康运动的项目;在北京周边和景区附近,打造适宜老年人医疗养生和幸福养老的项目。
产业园由保定市政府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共建,规划面积1277亩,聚焦老年用品、智慧健康养老、康复器具、抗衰老、养老金融、老年旅游和适老化改造等银发经济产业。
核心区设置于保定国际医疗基地的范围内,布局了生产基地、研发中心、产业孵化器、康复医院、康养公寓、老年大学、老龄艺术体验中心等;拓展区域用于扩大银发经济企业的生产制造空间,主要布局老年用品生产基地、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康复辅具生产基地、康养膳食生产基地等。
保定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马义民介绍,保定市政府发布了包含金融、财税、土地、科技、人才等方面的 16 项支持举措,以助力银发经济的蓬勃发展。
保定市市长闫继红认为,京津冀银发经济拥有万亿级别的潜力。银发经济产业园将精准对接区域老龄化市场的需求,打造“京津冀银发产业聚集区、国家康养创新示范标杆”。
促进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生态
我国的银发经济新产业正在加速布局。在广东,广州成立了首个银发经济产业园,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生物医药等产业基础,积极打造银发经济集聚区;在四川,成都温江区逐步形成了以老年产品和保健食品为支撑的银发经济产业格局;在山东,青岛高新区重点培育以康养为特色的银发经济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康湾”……银发经济正进入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郑远长认为,银发经济内涵丰富、形态多样,发展潜力巨大。但它不同于一般的、纯市场化的产业经济,是兼具福利属性和市场属性的特殊产业,因而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矛盾。
郑远长分析指出,银发经济既有传统的产业形态,如养老服务业,又有新兴产业的内容,如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目前,在发展银发经济方面,我们整体上经验不足,因而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兼顾其福利属性和市场属性。要把握重点任务,包括建立有利于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营商环境;引导和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重视社会资本的投入回报,在制度设计上使其能够有利可图,但想赚快钱、赚大钱者不要进入,要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资本投入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良好生态;鼓励经营主体开发出满足不同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记者 林红梅、王秋韵、屈婷、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