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奶去库存博弈 商超自有品牌成焦点
大型商超和会员店的自有品牌乳制品正在争夺传统乳企的市场份额。
由于国内乳制品消费复苏低于预期,乳企面临着上游鲜奶消化压力。为了应对这一压力,头部乳企纷纷加入为商超自有品牌代工的行列。
业内人士认为,商超和会员店的自有品牌乳制品价格普遍较低,这可能对乳企的原有品牌构成竞争风险。从库存消化角度出发,乳企不得不降低门槛参与其中。
近期,奥乐齐、盒马、山姆会员店等商超和会员店加强了自有品牌乳制品产品的布局。代工企业也发生了变化。此前,由于利润微薄且对自有品牌帮助不大,代工商超自有品牌业务通常由中小型乳企承担。而现在,行业头部乳企成为了主要的代工方。
例如,奥乐齐超市的自有品牌常温奶由新希望乳业旗下的安徽新希望白帝乳业生产;山姆会员店的自有品牌鲜奶和有机鲜奶分别来自蒙牛和蒙牛旗下的中国圣牧;盒马的自有品牌鲜奶主要来自新希望乳企的琴牌,有机鲜奶则来自农垦系统的华山牧乳业。
商超和会员店的自有品牌乳制品价格普遍低于乳企的同类产品。例如,某款 2 升装商超自有品牌鲜奶售价为 17.9 元/瓶,折算为常规 950 毫升包装产品的价格为 8.5 元/瓶,而乳企正常产品同规格售价多在 10 元/瓶左右。某会员店的自有品牌娟姗鲜奶售价为 950 毫升 18.9 元/盒,而负责代工的乳企在电商平台销售的同类产品,虽然营养指标略有提升,但价格高出 50% 以上。
为了避免与商超和会员店的自有品牌低价竞争,乳企在部分渠道销售的产品主要包括 A2 蛋白、娟姗、有机等高端产品,以及花色奶等差异化产品。
一位国内乳企负责人表示,商超和会员店的自有品牌产品强调性价比,因此代工利润较低。从库存消化角度来看,代工模式具有一定优势。由于下游乳制品消费复苏不及预期,上游鲜奶需要及时消化,否则就需要喷粉储存,这将导致乳企面临更大的亏损。
2023 年以来,国内乳制品消费一直呈现疲软复苏的状态,而鲜奶供应却在快速增长。尼尔森 IQ 最新数据显示,2024 年一季度,全国乳制品销售额同比下降 3.1%。其中,新鲜白奶、酸奶、常温奶等主要品类在 2024 年一季度的增速比 2023 年有所下降。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 年一季度,国内牛奶产量增长了 5.1%。
据了解,国内牧场的合同内收购价格大多在 3.5 元/千克左右,乳企收购 1 吨鲜奶的成本约为 3500 元。按 8 吨奶喷成 1 吨奶粉并加上喷粉加工成本计算,总成本约为 3 万元/吨。由于奶粉价格受国际乳制品拍卖定价影响,实际销售价格远低于 3 万元,一般会亏损 1 万到 1.5 万元/吨。即使代工利润微薄,乳企也可以接受。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渠道自有品牌的崛起反映了消费者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虽然乳企为自有品牌代工未来可能面临市场竞争,但在当前情况下,这种模式可以帮助乳企消化产能和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