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A股退市提速应退尽退 券商却叹退市业务鸡肋

发布时间:2024-05-20 16:22:09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季收尾,业绩和治理表现不佳的上市公司接连收到退市“警钟”。

蓝鲸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近日,ST左江、ST太安、ST中期、ST三盛、ST越博等公司陆续发布公告,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因财务原因,公司股票面临终止上市。

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退市后需聘请主办券商办理确权、登记和托管的手续,并于退市板块挂牌、开展股份转让等业务。

某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透露,退市业务俨然成为“烫手山芋”般的“鸡肋”业务——资金少、工作多、风险大,出力不讨好,“企业本身处于退市阶段,经营业绩早已惨淡,根本不愿花钱,或者也掏不起多少钱给负责后续处置的主办券商。”退市处置相关工作方面的配合度也较低。

年内25家公司锁定退市

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25家上市公司锁定退市(含已退市),其中9家已退市完毕,数量超过去年全年的一半。市场化“出清”威力正逐步显现。

分析退市类型,触发交易类强制退市的“1元退市”成为主流方式。今年以来,已有ST民控、ST美盛、ST美尚、ST中南、ST世茂、ST保力、ST星源、ST贵人、ST鸿达、ST爱迪、ST泛海等十余家公司因触及或将触及“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情形,确定了交易类退市情景,占比过半。

同样,触发财务类退市原因的上市公司数量也不少。今年以来,锁定退市的上市公司中,有10家公司因2023年年报业绩未改善,或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占比达到40%。

蓝鲸新闻记者注意到,近一个月以来,A股迎来一波较为密集的证券简称变更潮,超80家公司变更证券简称。其中,被实施风险警示后“披星戴帽”的公司居多。值得一提的是,仅5月6日就有近50家公司变更证券简称,均为实施风险警示后“披星戴帽”。

近年来,为推进权益市场高质量发展,监管部门不断强化退市监管,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的出清力度,激浊扬清的良性市场生态有望形成。

今年4月12日,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出台。其中明确提出,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证监会深入贯彻上述要求,配套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进一步释放出“零容忍”信号。沪深交易所同步修订相关退市规则,完善财务类、重大违法类、规范类和交易类四类强制退市指标。

退市业务“吃力不讨好”

随着退市机制的不断完善,A股多元化退市渠道日益畅通。对于券商来说,退市情形的增加也有望拓展新的业务机会。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退市后需聘请主办券商办理确权、登记和托管的手续,以及在退市板块挂牌、股份转让等业务。

尽管退市业务涌现,但目前证券公司对参与此项业务的积极性并不高,多数参与者为中小型证券公司。

以今年已退市的 9 家公司为例,其主办券商主要为中小型券商,包括华龙证券、恒泰长财证券、金圆统一证券、山西证券(002500.SZ)和长城证券(002939.SZ)等。

据市场分析人士向蓝鲸新闻记者表示,大型证券公司通常拥有全牌照经营资格,而退市业务合规风险较大,且业务利润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大型证券公司会优先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业务。而中小型证券公司由于牌照限制,只要是在其能力范围内允许的业务,相对来说都会积极争取。

在投行人士眼中,现阶段退市业务往往“吃力不讨好”。

一位证券公司投行人士坦言:“企业本身处于退市阶段,意味着其经营业绩已非常差,根本不愿花钱,或者也拿不出多少钱支付给负责后续处置的主办券商。”

这还不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退市业务最大的风险在于,退市企业本身问题重重,退市后可能更加肆无忌惮,不配合证券公司开展退市处置相关工作,例如不按要求披露应披露的信息。

证券公司受严格监管,如果尽职调查不够充分导致处理不当,将会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造成负面影响,甚至面临自身处罚。

该人士直言:“本来这项业务就不怎么赚钱,还要面临被处罚的风险,不划算。”对于大多数证券公司而言,退市业务俨然是风险较高的“烫手山芋”式“鸡肋”业务——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未来,如果监管机构和市场能够加大对退市企业的约束力度,并对证券公司承接相关业务给予激励措施,降低其运营成本,或许能够改善这一局面,让退市企业不仅“退得下”,更能“退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