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出清毒瘤重塑A股 生态新生多元退场

发布时间:2024-05-20 16:21:04 

A股加速清理劣质上市企业。5月9日晚,ST世茂、ST美尚、ST保力先后发布公告,提示投资者公司股票可能面临终止上市风险。据新华财经统计,今年A股已有9家公司完成退市,4月12日以来,已有45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终止上市风险提示公告。

4月12日,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发布,明确“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同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随后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修订退市规则,进一步严格退市标准。

业内人士认为,修订后的退市新规标准更严、维度更广,覆盖面和出清力度进一步加大,将加速推动A股推陈出新,提升证券市场活力,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财务类退市指标收紧

随着上市公司2023年度财报披露结束,一批财务类退市公司浮出水面。ST左江、ST中期、ST同达、ST越博、ST太安、ST园城、ST三盛、ST商城、ST碳元等9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因触发财务类退市情形而收到交易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其中,ST左江发布提示性公告称,因2022年度经审计的扣除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从2023年5月4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4月29日公布的2023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亏损约2亿元,营业收入约5300万元,同时2023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财务类强制退市的主要情形包括“净利润+营业收入”“期末净资产”“审计意见类型”等。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前,沪深主板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将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

改革后,财务类退市指标进一步收紧,主板公司营业收入的最低标准由1亿元提升到3亿元,同时利润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由净利润为负值变更为利润总额、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均将触发财务类退市指标的红线。

新标准的执行设置了过渡期,2024年度为第一个适用的会计年度。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赵锡军表示,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进一步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契合建设高质量上市公司和高质量资本市场的目标。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财务指标最能反映其经营质量,良好的经营业绩是为投资者提供回报的重要基础。收紧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有利于倒逼上市公司从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角度出发,做好主营业务。

国金证券分析师杨佳妮认为,新规涉及的上市公司影响范围明显扩大。财务类退市指标中,披露2023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不满足修订后营收和净利润指标的有10家,其中沪深主板8家,科创板1家,北交所1家。而按照现行标准计算,不满足的仅有3家,说明修订后的财务类指标大幅提高了因营业收入退市的企业数量。

“一元退市”成主流退市渠道

5月9日,ST中南股票停牌。

公告显示,ST中南股票在2024年5月8日之前,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股,触发了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终止上市。根据深交所上市规则9.2.15条,上市公司股票因交易类强制退市而被强制退市后,将进入退市整理期,但因触发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而终止上市的公司除外。这意味着,ST中南已确定退市。

此前,为了应对面值退市风险,ST中南在2月7日提出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自愿增持公司股份的计划,增持金额为500万-1000万。然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截至5月8日,本次增持计划实施期限已过半,增持金额约为484万元,尚未达到计划目标。

今年以来,像ST中南一样因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面值低于1元而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面值退市”已成为当前主要退市渠道。数据显示,今年已退市的9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包括ST星源、ST贵人、ST鸿达、ST爱迪、ST泛海、ST柏龙和ST华仪)是由于面值退市。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低价股背后往往存在长期业绩不佳、持续经营能力薄弱、公司治理混乱以及财务造假等多重问题。以ST高升为例,5月9日ST高升发布风险提示公告,前一交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自新规颁布以来首次低于1元,存在因股价低于面值而被终止上市的风险。记者发现,除了股价低于1元,ST高升还合并2023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违规担保及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多重风险。

国浩律所(上海)事务所合伙人鄯颖表示:“面值退市体现了市场化的取向。股票价格反映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低价股一般存在经营业绩不佳、公司治理混乱等问题。投资者用脚投票,将其抛售,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遏制‘炒小炒差’的市场乱象,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在新“国九条”的推动下,A股退市力度不断加大,“应退尽退”常态化加速形成,交易类、财务类、重大违法类等多元化退市格局凸显。在面值退市压力的影响下,“五一”假期结束后,ST板块持续上演跌停潮。受此影响,低价股数量迅速增加,截至5月9日收盘,A股共有16只股票价格低于1元,133只股票价格低于2元,数量比一个月前增长一半以上。

记者发现,低价股中不乏多家地产股的身影。ST迪马、ST中南、ST世茂等多家房地产开发商因股价低于1元面临退市风险。华夏幸福、ST金科、华远地产、香江控股、荣盛发展、津投城开、北辰实业、ST新联、绿地控股、阳光股份等地产股5月9日的股票收盘价均已低于2元,也面临着稳定股价、改善经营状况以避免退市的巨大压力。

一些股价较低、触发面值退市的上市公司也正在采取措施改善现状。以ST迪马为例,因5月6日股价低于1元/股,触发了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ST迪马董秘办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全力想办法进行补救。

首先要夯实经营,这是对投资者最基本的负责。控股股东的债务重组也在推进,其他相关措施将在满足披露条件后及时披露。

5月10日收盘,ST迪马股价0.86元/股。正源股份回复记者称,如有回购措施会进行披露,该事项属于重大事件。

正源股份5月10日收盘,股价0.94元/股。

2024年新版退市制度新增了内部控制非标准审计意见退市指标。具体规定是,若公司连续两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或未按规定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公司在第三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仍为非无保留意见,则将被终止上市。

此前,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非标准审计意见仅会导致ST(其他风险警示)。此次升级为退市风险警示,并最终可能导致退市。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2023年年报审计情况快报(第七期),截至4月29日,55家事务所已为3344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具体分布如下:沪市主板1459家,深市主板1303家,创业板98家,科创板474家,北交所10家。

从审计报告意见类型来看,3330家上市公司被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其中39家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13家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1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华泰证券策略研究分析师王以认为,此次退市新规新增了包括内控非标审计意见退市情形在内的三种规范类退市情形。此举将公司治理混乱的典型现象纳入规范类考核范围,督促公司规范内部治理,保障投资者及时准确地获取上市公司有效信息。